LOGO
  • 如何应对供应链的脆弱性
  •  发布时间:2022-05-30 12:19:52  阅读次数:219

本文摘自林雪萍 | 供应链反脆弱:大国制造护城河

Gartner 公布了2022年的全球Top25供应链的报告。

Gartner 全球供应链 Top 25 (2022)

中国有两家企业入榜。八次入榜的联想,这是第一次闯入第九名,比去年大幅度上升了7位,将惠普和戴尔甩在后面。再后面,还有Zara母公司、宝马和西门子等。阿里巴巴排名第25位。

在当前令人焦虑的不确定性下,看看那些优秀企业所采取的措施,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

两年前疫情刚开始的时候,很多电脑工厂无法发货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缺少装货纸箱。纸箱的价值可能只有万分之一,但是没有它,一台电脑就是不能出厂。供应链的脆弱,其实是无处不在的。

因此入选Gartner供应链Top25的显著特征,就是将供应链看做企业的战略能力,而非简单地降低成本。

当供应链在某一个点上,受到干扰,它就像蜘蛛网一样迅速传递到每一个节点,从而对产业链形成了巨大冲击。越是价值链融合程度高的行业,如汽车、电子和机械设备等,这种振动就越大。

汽车这两年缺芯缺的厉害,但主机厂一般并不会直接对着芯片厂家。而很多控制器都是垄断在德国博世、大陆的手里,而它们几乎是上游车规级芯片的主导者。这是一个连环套。

对于电脑厂家而言,液晶屏这两年缺货的情况,比以前会少很多,这是因为京东方、华星、天马等都已经实现国产化,打破了此前日本、韩国的垄断。而在CPU、GPU芯片依然是全球寡头的情况下,则会产生很大的依赖性。在芯片荒大背景下,缺货也时有发生。这意味着供应链的脆弱性,也跟本土化的能力直接相关。

全球第二的工程机械小松,有一个大约160家外协企业组成的“绿色外协会”,既有如普利司通轮胎、电装零部件大企业,也有100多家中小企业。在最困难的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的时候,外协企业利润率仍然达到7%,高于当时东京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5.4%。可以说,与供应商的联合协同,共闯难关,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。而到了国外,它们也都是一起抱团出海投资。

丰田的 JIT 和美国人的精益理念,也普遍地受到了疫情的冲击。为了继续维持生产,丰田等企业制定“业务连续性计划”(BCP)。针对生产周期的关键零部件,会要求一定程度的库存。例如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安全库存,以前只有1个月,后来增到4个月。

2021年意外的芯片短缺之后,使得很多汽车制造商只能减产。而越精益,越容易摔跟头。以北京奔驰为例,由于仅仅储备了1天的安全库存,加上停工,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每日高达4亿元。丰田则凭借未雨绸缪的供应链能力,驾驭了芯片荒这样的黑暗时刻。2021年丰田汽车集团全球销量达1049万辆,历史第三次突破1000万辆。

全球供应链的损伤,传导效应,从来不是线性的,而是网状散射的方式,投射到全球各个地方。物料的缺乏,总是会出现。2011年3月,日本爆发9级大地震,国际市场闪存价格涨价近20%;2016年2月,台湾高雄地震,全球逻辑芯片价格上涨20%;2021年10月,泰国爆发洪水,硬盘价格达到翻倍涨幅。

而个性化产品,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。最近两年直播电商的发展,又带来了各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脉冲式订单。对于工厂而言,最疼痛的就是这种“猴脾气”订单,机器走走停停,物料部件反复更换,会给生产计划和排班,造成极大的困难。这种不来则死水微澜、一来就排山倒海的情况,在消费品行业并不少见。

如果说像京东618、天猫双十一是一道年度大考,那么现在各种电商直播平台,就是月月都有的考试了。而且许多订单的个性化定制,导致小订单很多。对于电脑生产而言,前几年最少批量也得2000台,才可能换线生产。而现在,5台电脑的一个订单,就可能要换线。以前是VIP享受的待遇,现在人人都是VIP了。联想电脑在合肥的工厂:联宝科技一天平均2000个订单,其中小于5台的订单,占比达到惊人的80%。没有强壮的供应链,是无法承受这种冲击的。

供应链韧性,是一个组织在碰到危机之后,恢复到常态化运作的一种能力。只有扛过危机,才能穿越周期,摆脱宿命。

联想采用了“风险拒止”STOP的策略,从战略(Strategy)、技术(Technology)、组织(Organization)和流程(Process)四个角度入手,重建风险天平。

这当然不是免费。例如设置多仓库的供应点,不再被看成是低效能的无奈之举,而是成为不可缺少的运营成本。库存的积压,不是洪水猛兽,而是保持弹性,以备不时之需。交付时间,也不再是速度,而是准确度。时间的确定性,更为重要。

每年春节之前,联想的工厂都会提前备一些更多物料,满足3-4周的货。平时则更要克制得多。但在2020年大年初二,从紧张的风控局势出发,合肥联宝工厂决定直接准备10周的货,所有的元器件,能拉进来的尽量运到合肥。甚至在合肥额外租了6个仓库也在所不惜。这是一种下意识的直觉,一旦复产复工,大企业往往会先行。它一定有足够的原材料支撑。

在消费电子行业最主要的是代工设计、电子合约制造方式,惠普、戴尔等都采用了这种策略。而联想,则采用了一种混合制造模式,既有自有工厂,实现自有研发和设计,同时也有外部的代工工厂。近60%的产能,是由联想自有工厂所实现,剩余的交给合作伙伴。

自有工厂和代工厂的组合,可以很好地从制造系统,应对不确定的订单、意外的黑天鹅,也可以有效地对冲脉冲订单。在疫情期间,跨地区联动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。在今年3月份深圳管控比较严厉的时候,很多卡车就会将原本送完深圳工厂的物料,转移到到合肥工厂。

混合制造模式,强化了供应链韧性。但是国际化的企业,还要跳到更大的空间去看,全球化的需求和订单如何满足?

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国内家电龙头美的集团,2021年营收达到3400多亿元,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的40%。近两年大力推行国际化的TCL,2021年实现海外营收约1200亿元,接近总收入的50%。虽然联想90%的产品,都是在中国生产,然后发到海外,但在墨西哥、巴西、日本、印度,都有联想的工厂。这些迈开腿走出门的国际化企业,在全球化逆流的情况下,为中国争取了宝贵的话语空间。而这些国际化制造基地,很好地拓展了外交的舆论空间。

中国制造在机电装备领域,尤其是以3C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上,在全球范围之内,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。无论是越南还是印度,都有追赶的脚步,也对中国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侵蚀性。因此中国还需要更多优秀的企业站出来,快速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,共同提高供应链韧性,和身后的乌龟们拉开更大的距离。

欢迎参加

(CIPS)采购认证培训与考试